在产学研深度技术合作的背景下,2025年6月15日,维科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合肥联合举办了“结合解吸电喷雾的光电离质谱成像装置-技术转化成果验收会”。

图1 项目合作主要人员:从左至右依次为潘洋教授(科大),史俊稳(维科托),刘成园(科大),林涛航(维科托)
历经一年多的协同攻关,双方充分发挥产学研高效联动优势,成功实现了“后电离质谱成像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商品的跨越。这一成果意味着我国高端质谱仪器领域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也彰显了维科托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TScience®模式)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成为公司成果转化的又一标志性案例。
会上,潘洋教授对解吸电喷雾/光后电离质谱成像技术(DESI/PI-MSI)的研发历程及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该技术融合了解吸电喷雾电离(DESI)与后光电离(PI)的优势,极大提升了极性和非极性分子的检测灵敏度与成像能力,检测灵敏度提升达3个数量级。

图2,PIDESI-7质谱成像效果图
在验收会中,维科托公司创始人兼CEO史俊稳博士作了题为“产学研融合推动维科托质谱成像完整解决方案”的报告。他回顾了维科托多年来在产学研深度融合道路上的探索历程与实践经验。维科托一直秉持“创新驱动 + 技术落地”的双轮驱动模式,先后与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功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目前,该验收成果(商品型号:PIDESI-7)已在生物医学、临床诊断、植物代谢等多个领域得到成功应用,包括小鼠脑组织与肿瘤组织中极性/非极性化合物的空间代谢分析、冬虫夏草的活性标志物分析、茶叶与植物叶片次生代谢产物分析等,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在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探索前沿质谱成像技术,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实施,致力于为全国乃至全球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质谱成像解决方案。